為什麼申論題總是寫不好?你的問題不在於不努力,而是沒掌握正確寫法
許多準備國考的人都有這種經驗:選擇題得分穩定,卻總是在申論題失分,整體成績拉不起來。你可能很努力在記憶法條、熟讀講義,甚至勤寫筆記,但成績始終卡在 60 分上下。
這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用了錯誤的方式在準備申論題。真正的問題在於,你寫的東西「無法讓閱卷老師看見你的思考價值」。申論題不是測驗記憶,而是展示邏輯、判斷與分析能力的地方。
一、申論題不是背多分,寫出「觀點+結構」才是關鍵
在選擇題裡,答對就得分,但在申論題中,「正確」並不等於「得分」。真正的高分申論,靠的是能夠展現出你怎麼思考這個問題、依據什麼邏輯作出分析、最終得出什麼判斷。
以常見的申論題為例:
題目:試論比例原則於行政裁量中的適用。
大多數考生的第一反應是把比例原則的定義抄一遍,再寫一些行政機關濫權的例子。然而,這樣的作答並不能展現出你對題目的深入理解。
相反地,真正會寫的人會先從題幹拆解重點,明白「題目要問的不是比例原則本身,而是它如何作用在裁量過程中」。然後依序說明行政裁量的概念、比例原則的檢驗方式、兩者的互動關係,最後提出具體案例加以說明。
這樣的答案不只是「有內容」,更有邏輯、有層次、有回應性。
二、從題目拆解開始,才寫得出有目標的申論內容
申論題的第一步永遠是「審題」。審題不只是看題目問什麼,更重要的是要問:「這題要我怎麼回答才符合預期?」
拿前述的例題來看,題目出現三個關鍵詞:比例原則、行政裁量、適用。你必須針對這三者建立彼此之間的邏輯關係,而不是單獨解釋每個名詞。
常見錯誤拆解方式:
- 「比例原則有三種構成:適當性、必要性與狹義比例……」
- 「行政裁量是行政機關在法律授權下的自由判斷……」
這樣的答案雖然沒錯,卻無法回應「比例原則如何限制裁量」這個核心。
正確拆解步驟應該是:
- 點出行政裁量權的必要性與濫權風險
- 說明比例原則如何透過檢驗三步驟來限制裁量
- 以具體行政行為為例(例如強拆、罰款)
- 裁量與比例原則如何在司法審查中取得平衡
換句話說,審題的過程就是在確認:「我該從哪個角度切入,才能精準回答題目?」
三、考生常見四大誤區:不是不懂,而是不會轉化
許多考生其實是懂內容的,但寫出來的答案之所以不得分,問題通常出在「知識無法轉化為答題語言」。
以下是申論題最常見的失分誤區:
1. 只列法條,不寫說明
很多人習慣把條文一條條寫上去,例如:「依刑法第277條,……第278條,……」但卻完全沒說「這條在本案怎麼適用」。閱卷者看不出你到底會不會用法。
2. 結構混亂,找不到主軸
申論題不是作文比賽,沒有結構會讓人讀不懂你在說什麼。該從爭點講起時你先講背景,該下結論時你突然又跳回定義。
3. 套用範本語句,缺乏個人觀點
很多考生買了參考書之後習慣背誦標準範文,但在考場上題目稍微變化,你就只剩模板可用,導致內容偏題。
4. 忘了回應題幹的「問法」
題目問你「限制意義」,你卻只寫「比例原則是什麼」,那麼你根本沒回答問題,自然無法得高分。
四、結構清晰是一篇好申論的骨架
除了內容本身,能讓你的申論被快速「讀懂」的關鍵,就是寫出有結構的文章。
推薦你使用以下三段式思維架構(不是三段論法):
第一段:界定題目與寫作角度
點出題目中涉及的爭點是什麼,並且說明你打算從哪些角度切入。例如:「本題旨在探討行政裁量行使時,比例原則作為限制機制的具體運作方式。」
第二段:逐層展開論證,條理分明
每一段聚焦一個面向,例如:
- 比例原則的三階段檢驗機制
- 行政裁量的分類與自由程度
- 具體案例中,比例原則限制裁量的操作方式
每段最好能有開頭句(提出觀點)、中段(佐以理據或例證)、結尾(簡短結語或過渡句)。
第三段:總結+立場表明
回扣題幹,並說明你認為這些法律原則在實務上為何重要。例如:「比例原則不僅防止裁量權濫用,也反映行政法治化的憲政要求。」
這樣的三段式寫法可以讓閱卷者在短時間內理解你的邏輯脈絡與回應深度。
五、真實範例解析:高分申論怎麼寫?
以下是針對比例原則與裁量權主題的範文片段,搭配拆解說明:
「行政裁量是行政機關在法律授權下依事實情況作出判斷的自由,但自由並不代表任意。《行政程序法》第8條明定比例原則為行政行為的必要限制,要求手段不得逾越目的。舉例而言,某縣市政府對違建戶強制拆除,若未先考量修繕、限期改善等手段,便逕行執行強制力,恐構成裁量濫用。此時比例原則可作為司法審查依據,保障人民權益。」
為何這段可得高分?
- 交代法源與核心原則
- 搭配具體行政操作案例
- 說明法律適用與違反可能
- 有立場、有結論,不是單純陳述
六、你不只是在答題,你在跟閱卷者對話
很多人誤以為考場寫作就是「講自己知道的內容」,但申論題的本質是「有目的地說服一位專業閱卷人」。
你要讓對方看到:
- 你知道這題在問什麼
- 你知道法律內容及其脈絡
- 你知道如何針對問題組織答案
- 你有自己的判斷與觀點
這就是申論得高分的關鍵,也是你能從中段突破的真正途徑。
結語:從背誦轉向推理,你的申論寫作會產生質變
如果你只是寫你背下來的內容,那你只能靠「對不對」拿一點基本分。如果你能展現「怎麼想」、「為什麼這樣判斷」,你才能進入高分段。
從下一題開始,不要問「這題我知道嗎?」,而要問:
「這題我要怎麼分析、怎麼說服對方、怎麼組織出清楚且有力的答案?」
當你開始用這種方式練習,申論寫作就會從痛苦的失分區,變成你脫穎而出的加分武器。
從現在開始,每天寫一題申論題,先練筆感,從模仿開始,依照這個架構再慢慢帶入自己的邏輯語法,只要訓練時間時間一長您就會看到驚人的效果,準備好練手感了嗎?挑一本適合您的考古題吧!